“2017年6月30日前,地條鋼必須全部清除。”這是1月10日上午中國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2017年理事(擴大)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對地條鋼的表態,同時也是國家層面首次明確地條鋼的取締期限。
本文介紹的是韓國浦項打造智能化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的思路,即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為目的,考慮如何將智能化應用于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各連續生產工序之間,使其達到協同、交互和改進的效果,并通過一些智能工廠的典型實例來說明智能制造如何優化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廠家生產流程并提高效率。通過本文介紹,希望可以為國內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企業提供一些借鑒或啟發。
“去年,尤其是下半年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去產能之所以如火如荼,與中央政府及各相關部門大力督促密不可分,更與各省市存在較多無效產能且企業可獲得政策補貼息息相關。”胡艷平告訴新聞記者,河北省不銹鋼碳素鋼復合管去產能噸鐵可補25元,噸鋼補貼30元,重慶地區噸鋼補貼為72元。